EN 怀念旧版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传头条 »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闻传播学术创新》研讨会顺利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闻传播学术创新》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2-11-27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基准校对学科发展方向,凝练学科发展定位,从而在学院内进一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学术活动。11月24日14时,全球最大的赌钱网(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闻传播学科创新”研讨会在线上顺利举行。全球最大的赌钱网老师齐聚云端,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就各个学术团队当下已取得的成果及未来展望进行交流讨论。

  本次研讨会由全球最大的赌钱网(中国)有限公司经理张洪忠主持。会议伊始,公司公司党委书记方增泉带领老师们对二十大报告精神进行学习。方增泉老师首先对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把握和深入思考新的历史特点”、“‘两个结合’与‘六个坚持’”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随后,方增泉老师结合学院实际与传播学学科特点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全球最大的赌钱网学院及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内容进行梳理,方增泉老师表示学院可结合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相关内容,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着力进行研究;同时学院应响应二十大报告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加快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号召,坚定不移地推进交叉团队建设,以及学院教师团队梯队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会上,方增泉老师还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为学院及学科发展提出建议。

  随后,学院五大研究团队代表分别对各自团队学科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方增泉老师首先代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网络素养”团队进行介绍。方增泉老师指出马新观与网络素养团队于去年组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目前主要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活动两个具体层面的研究工作。

  方增泉老师表示在过去一年,团队取得了包括组织出版青少年网络素养100讲融合出版物并上线青少年网络素养100课线上课程;建立五十余所网络素养建设实验基地;编写并出版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区域报告等相关研究报告;与腾讯合作举办2022青少年互联网大会在内的十项主要研究成果,团队成果较为显著。

  而放眼未来,方增泉老师表示团队将结合二十大报告确定发展基本理念,同时牢牢扎根公司办学定位,牢牢把握新闻传播行业前沿和创新应用趋势,牢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共享学术资源,拓展合作关系,坚持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基础教育实践场景,并整合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开展跨学科交叉创新。开展女性在网络空间的权益保护、流量批判、动漫文化国际传播、技术哲学与算法素养等相关方向研究。

  随后,喻国明老师对数字传媒经济与认知神经传播研究团队进行介绍。喻国明老师首先对团队概况进行简要介绍。他指出数字传媒经济与认知神经传播研究团队目前由七位老师组成,团队成员间互动交流、协同协作十分紧密。同时团队秉持在推动学科创新的同时兼顾传统学术逻辑的研究理念,坚持科研应为教学服务的观念,目前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随后喻国明老师对研究团队当下主力聚焦的三个研究方向进行讲解。他表示目前团队当前研究聚焦于行为传播学、游戏与DAO媒体以及认知竞争三个方向,并且三个方向均已取得了一些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及理论研究方面的开拓,并发表在高水平CSSCI期刊中。针对团队的未来发展,喻国明老师指出在认知神经传播学方向,团队将注重对未来传播学重构的理论基础构建,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实证调查研究方法进行行为传播以及应用传播学前沿研究,并从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对与游戏进行相关研究。而在传媒经济方向,团队将通过发表有显示度的成果带动传媒经济学研究发展,同时重视开展案例库建设等学科基础建设工作,并着力进行对如Z世代消费行为等互联网发展前沿现象研究。

  在喻老师讲解过后,刘茜老师代表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团队进行发言,刘茜老师以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方向五个核心问题为引入,讲解了团队目前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真实性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关系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舆论研究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传播问题以及智能交互技术的人机交流问题五个核心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进展。而基于团队在对这些研究问题进行研究时的思考,刘茜老师指出目前传播学学科存在对现实问题学科解释力不强,学界与业界之间缺乏对话能力以及学科范式的理论和方法没有新拓展等问题。

  针对如何解决传播学科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刘茜老师提出三点解决方案,首先在当下传播学学科基础发生巨大变化,人工智能日益成为社会基础的背景下,可以采取“信息流在哪里,传播学就在哪里”的定义方式重新界定传播学,并建构新的学术逻辑与教育体系应对这些新变化与新发展;其二要着手推进培养体系范式的转换,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匹配的培养体系,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边界,培养能够把握信息生产和传播规律的人才;最后,在人才培养上要有工程意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python等编程工具的讲授,以及通过赛事对员工进行培养。

  随后,姜申老师代表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传播团队进行汇报。姜申老师表示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传播团队始终以建设特色、一流传媒学科为目标,以培养“传薪播火”的传媒人为己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基于此,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传播团队紧密围绕“数字出版、数字影像传播、数字人文”的科研方向,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学科主力军作用。

  随后,姜申老师对团队在数字出版、数字影像传播以及数字人文三个科研方向下主要的关注问题进行介绍。他指出在数字出版方向,团队对“数字出版领域NFT热潮”、“大数据时代出版行业的产业变革”、“有声阅读”以及“数字出版领域向电竞行业的全面延伸”四个研究方向较为关注;而在数字影像传播方向,团队目前着力在“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经济体系如何推陈出新”、“基于影像的‘口碑传播’研究”、“流媒体影视平台的构建策略与国家传播”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发言最后,姜申老师还对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工作发展动态进行介绍。

  最后,周敏老师代表风险传播与数字治理团队进行分享。周敏老师首先以“什么是风险传播与数字治理”问题为切入,对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必要性进行介绍,周敏老师指出在当下后疫情时代,健康风险与科技风险日益凸显,风险社会阴霾笼罩在世界各个角落,在此背景下进行风险传播研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与风险相伴而生的治理在当下以数字治理的形式出现,并在国内成为一门显学在此背景下,团队选择风险传播与数字治理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既符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指导方向,同时也坚持把学科发展与咨政服务有机结合,推进学术成果的智库化。随后,周敏老师对团队内部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周敏老师指出团队老师的研究领域覆盖风险传播、国际传播、健康传播、社交媒体等多个方面,总体遵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未来如何规制的研究路径,使团队研究呈现一体化趋势。

  

  在自由讨论环节,宋素红老师首先表示目前学院每个研究团队都具备鲜明的自身特色及创新性,但在后续发展中各个团队应着力推进把自身创意与特色知识化,使其能够进入到知识领域的流通当中,提升学院及各个团队在传播学学科中的话语权。

  随后,丁汉青老师就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院内部的交流协作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丁汉青老师指出在教学层面,老师可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将互联网公司相关资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沙盘推演、案例库等新手段作为推进教学的新力量。在科研方面,丁汉青老师提到除传统申报项目与论文撰写外,各个老师与团队还可以参与到行业标准制订等其他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活动中去,提升自身影响力;同时学院也可以考虑开办论文发表平台并进行培育,解决当下的科研出口问题。最后,丁汉青老师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可以看出,学院内各位老师的研究旨趣非常相似并且有交叉,因此可以通过举办沙龙增强老师间交流协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彼此之间数据共享,平台开放促进团队间交流协同。

  在讨论环节,杨雅老师、朱毅诚老师、李倩老师以及朱奕老师先后作为年轻教师代表先后发言,并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收获颇多,对自身科研工作及学科方向探索有很多助力,并且在为未来也会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之间的交流协作,为学院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张洪忠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亟待创新,而在这种创新过程中,我们应使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学科交叉化;同时不断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学术对话,实现学术国际化;最后还要实现成果智库化,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国家战略需要,使其融入到国家及产业发展之中,赋予学术研究生命力。同时,张洪忠老师强调,要提升各个团队在学界的影响力。对外要以团队为单位队策划学术会议与论坛,对内则要加强老师及团队间的学术交流,并推进学术资源共享。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